基层是渗水砖地面的关键负荷层,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作为全厚透水路面的基层,还必须具有透水能力。过去,它渗透到顶层。透水路面基层和底层的相关规范应满足以下要求:
选材规范
1.基层是渗水砖地面的关键载重层,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2.基层一般选用无融合料粉末基层,宜选用级配砾石,也可使用级配砾石.天然沙砾.碎石土.矿渣.炉渣.矿渣等粉料替代;如果选择融合料基层,必须保证其具有透水功能,如透水混凝土。
3.级配碎石应与几种不同的粒度和碎石混合,冷轧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多种类型的岩层(软塑料岩层除外).圆石或矿渣。渗水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级碎石不能超过53.5mm.37.5mm,碎石中针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碎石应清理干净.干净整洁,不含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4.渗透混凝土的冷凝时间应较长(6)h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性能和成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透水混凝土基层强度R7不可低于15.0Mpa,透水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不得低于15%。
碎石和透水混凝土基础施工
1.检查碎石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搅拌均匀,无粗细颗粒分离现象。
2.在垫层上修复两条边线,每15条~20m一桩。当基层超过25时cm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用双层铺装压实,然后将基层混合料堆放在下承层上。经计算,确定积累间隔,用平地机按规定的路拱对混合料进行整平整形。
3.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含水量时,立即使用12t对于上述三轮压路机的碾压,密实度采用重型压实规范,规定不低于95%。如果受标准限制,可以用小型机械和工具压实,但不能减少压实规范。直线段由两侧向道路中心碾压,在极高的道路上从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后轮胎应重合1/2轮宽;后轮胎必须超过两个部分的接缝。当后轮胎压力完成时,地面完全宽。碾压一直进行到规定的压实度,一般需要碾压6~8次,表面没有明显的轮痕。滚动速度,前两次选择1.5~1.7km/h后为2.0~2.5km/h。
4.透水混凝土适用于非机动车道、停车场等基层,厚度不小于100mm。透水混凝土应按实验配合比配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应严格控制。
5.透水混凝土浇筑前,应先用水湿润地面,避免混凝土水分流失。透水混凝土应密实浇筑.对称,浇筑成型后应采取保养措施,保养时间不得少于7天。
6.当日透水混凝土施工平均温度小于5℃不得在施工期间施工,并洁前达到要求的强度。雨季施工时,应注意气候问题,防止水泥和混合物被雨淋湿。施工应在降水期间终止,但应尽快将铺好的水泥混合物压实。
对于新建的具有停车功能的透水路面,应设置底层。渗水砖能有效缓解地表水短缺,提高大气湿度,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